常用蝦藥的作用機理和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
對蝦養殖中常用的藥物較多,大部分是商品漁藥,多是復合配方,用戶可根據廠方所提供的成分和使用效果選擇。下面主要介紹目前常用的一些藥物,用戶可參照病害防治方法選擇使用。
1 鹵素類
該類消毒劑具有很強的氧化作用和氯化作用,能迅速氧化和氯化微生物原漿蛋白,使蛋白變性。對細菌、病毒、真菌、野雜魚等均具有殺滅作用。該類產品主要有漂白粉、優氯凈、強氯凈、二氧化氯、聚維酮碘等。
(1)漂白粉
①性狀:漂白粉為次氯酸鈣、氯化鈣和氫氧化鈣的混合物,灰白色顆粒性粉末,有氯臭味,微溶于水,受陽光照射或吸潮后易失效,應密封儲存于陰涼干燥處。有效氯含量不得少于25%。
②作用與用途:漂白粉具強烈的殺菌作用,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鈣和水反應后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穩定立刻分解出活性氯和初生態氧,從而對細菌原漿蛋白產生氯化和氧化反應,發揮殺菌作用。漂白粉作為消毒劑可以預防細菌性疾病(如爛鰓病等)的發生,其殺菌作用快而強,使用方便,成本較低。
③使用注意事項:漂白粉的殺菌效果,受水體中的有機物含量和pH的影響較大。在酸性環境中殺菌作用增強,在堿性環境中殺菌作用減弱。而蝦一般都在中性偏堿性的環境中生長,故漂白粉一般不用于養殖過程中的水體消毒,而是用于池塘的清塘消毒。
④用法和用量:帶水清塘每畝每米水深用量為12~15千克。
(2)漂粉精(次氯酸鈣)
①性狀:為白色或略帶微灰色粉末或顆粒,有強烈氯臭。含有效氯60%~65%。易溶于水,在熱水和乙醇中分解。加熱會急劇分解而引起爆炸。與酸作用放出氯氣,與有機物及油類反應能引起燃燒。遇光易分解或發生爆炸,放出氧氣和氯氣。
②作用與用途:漂粉精的作用和同漂白粉差不多,可用作殺菌劑、消毒劑和水質凈化劑。其含有效氯比漂白粉高,溶解性和穩定性均較好,有逐漸取代漂白粉的趨勢。漂粉精對對蝦病原菌敏感,低濃度可殺滅大量致病菌。
③用法和用量:對蝦池消毒建議用量為15千克/畝水體;養殖池防病用量為0.3~0.6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一周左右一次。
④使用注意事項:在養殖過程中使用的安全濃度為0.8千克/畝水體。
(3)二氯異氰尿酸鈉(優氯凈)
①性狀: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有氯臭,含有效氯60%~64%(一般按60%計算)。性狀穩定,室內保存半年后其有效氯含量降低0.16%,易溶于水。25℃時的溶解度為25%,水溶液的pH值為5.5~6.5。
②作用與用途:本品為殺菌消毒劑,殺菌譜廣,對細菌的繁殖體、芽孢、病毒、真菌孢子等均有強殺滅作用,還有殺藻、除臭、凈化水質作用。主要用于池塘水體及工具等消毒,可防治多種細菌性疾病。
③用法和用量:4.5千克/畝水體在10分鐘內可殺死對蝦鐮刀菌孢子。養殖水體消毒用0.2~0.5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0.3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每天一次,連用2天,可防治由弧菌或假單孢菌引起的黑鰓病、爛眼病。
④使用注意事項:使用方法和漂白粉一樣。用二氯異氰尿酸(防消散,含有效氯大于65%),也有同樣效果。
(4)三氯異氰尿酸(強氯精,魚安等)
①性狀:白色粉末,有輕微氯臭,有效期比漂白粉長4~6倍。遇水、稀酸或堿都分解成異氰尿酸和次氯酸。微溶于水,在水中釋放游離氯,其水溶液呈酸性。強氯精含有效氯85%以上。異氰尿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氨。
②作用與用途:用作殺菌消毒劑,作用同二氯異氰尿酸鈉,殺菌效果是漂白粉的100倍左右。
③用法和用量:帶水清塘用3.5~7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5小時內可殺死池中的野雜魚、蚌和水生昆蟲等。在養殖水體中一般0.1~0.3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每天一次,連用2天,或隔15~20天用一次,對對蝦爛鰓病、黑白斑病和紅腿病等均有防治效果。
④使用注意事項:保存于干燥通風處,不能與酸堿類物質混存或合并使用,不與金屬器皿接觸。藥液現用現配,以晴天上午或傍晚施藥為宜。
(5)二氧化氯(穩定性二氧化氯)
①性狀:本品在常溫下為淡黃色氣體;可溶于堿及硫酸。在水溶液中能被光分解,可制成無色、無味、無臭和不揮發的穩定性液體。在5~95℃作用穩定。含穩定性二氧化氯為2%以上。其消毒作用不受水質、pH值變化的影響。
②作用與用途:廣譜殺菌消毒劑、水質凈化劑。其主要作用是起氧化作用。其氧化力比雙氧水、次氯酸鈉、高錳酸鉀等都強。它使微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氮化分解,從而使微生物死亡。本品的生成物為水、氮化鈉、微量二氧化碳和有機糖,無致癌物質。可殺死細菌、芽孢、病毒、原蟲和藻類,主要用于養殖池的水體消毒。
③用法與用量:在陰天或早晚無強光照射下,用0.4~1.0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防治細菌病或病毒病。使用前用原液10份與檸檬酸或白醋活化3~5分鐘,然后再全池遍灑。
④使用注意事項:保存在通風陰涼避光的地方;在盛裝、稀釋和噴霧時,應選用塑料、玻璃或陶瓷制品,忌用金屬類,原液不得入口;噴灑消毒操作時不可吸煙,以免降低消毒效果;不可與其他消毒劑混合使用;用于消毒的器具表面應先洗去污物再行消毒,否則視不同情況需加大用藥劑量;戶外消毒不宜在陽光下進行;其殺菌效力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弱。
(6)聚維酮碘(聚乙烯吡咯烷酮碘)
①性狀:為黃棕色至紅棕色粉末。在水或乙醇中溶解,溶液呈紅棕色,酸性,在乙醚或氯仿中不溶。含有效碘為9%~12%。
②作用與用途:本品與純碘相比,毒性小,溶解度高,穩定性較好。一般在較低濃度下使用,殺菌力反而強。本品為廣譜消毒劑,對大部分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殺滅作用,主要用于卵、水生動物體表消毒。
③用法和用量:對蝦病預防用0.2~0.4千克/畝水體,浸浴10分鐘。
④使用注意事項:密閉遮光保存在陰涼干燥的地方。暴露在環境中會減弱其殺菌作用。
2 氧化劑類
(7)高錳酸鉀(錳酸鉀,灰錳氧,錳強灰)
①性狀:為黑紫色、細長的棱形結晶或顆粒,帶藍色的金屬光澤,無臭。與某些有機物或易氧化物接觸,易發生爆炸。在沸水中易溶,在水中溶解。
②作用與用途:為強氧化劑,抗菌效力在酸性環境中更強,但很容易因為有機物的存在而減弱。此外,還因其強氧化作用,可使生物堿、氰化物、磷、草酸鹽及蛇毒等被破壞而喪失活性。本品具有解毒、除臭作用,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復合物而對傷口有收斂作用;可用作消毒、防腐,防治細菌性疾病。此外,還可殺滅原蟲類、單殖吸蟲類和錨頭鳋等寄生蟲。
③用法與用量:
池塘消毒:100~200千克/畝水體消毒對蝦育苗池或親蝦越冬池和育苗設施,可預防弧菌病。如蝦池底質較差,出現還原狀態,可用0.2~1千克/畝水體在蝦池四周潑灑,或施于0.5米的水下,以消除蝦池底泥或水中的有機物,改善底質,調節氧化還原狀態,保護上層水的生物組成等。病害嚴重的池塘可在10天后再用一次。
蝦體消毒:以2~3.5千克/畝水體濃度浸浴對蝦4~6小時后大量換水,或3~6千克/畝水體浸浴l小時,對絲狀細菌病可保持5~10天的防治效果;0.4~0.6千克/畝水體遍灑,2~3小時后大量換水,一般潑灑一次或第二天再潑灑一次,可治愈對蝦幼體粘污病。親蝦越冬池中用0.7千克/畝水體浸浴4小時,大量換水排除殘藥后,全池潑灑土霉素2千克/畝水體,24小時后再潑灑一次,連續3~5次,可防治黃鰓病。
④使用注意事項:密閉保存在陰涼干燥的地方。本品及其溶液與有機物或易氧化物接觸,均易發生爆炸。禁忌與甘油、碘和活性炭等混合。溶液宜新鮮配制,放置時間長了,就會逐漸還原變為棕色而失效。還原后所產生的二氧化錳能與蛋白質結合產生沉淀,在高濃度時對組織呈現刺激甚至腐蝕作用,易使鰓組織受損傷,影響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所以對鰓機能下降的病蝦,需謹慎使用。高錳酸鉀作用短暫,不能深入組織內部,適宜在中性或酸性條件下使用。藥效消失后最好換水,以除去二氧化錳。不宜在強陽光下使用,陽光易使之氧化而失效。本品的藥效與水中有機物含量及水溫有關,在有機物含量高時,本品的氧化還原作用增強。因此其用量應根據水質和水溫條件而增減。使用濃度過高會大量殺死水中各種生物,其個體分解耗氧,此時應采取增氧措施。
(8)過氧化鈣
①性狀:為白色、淡黃色粉末或顆粒,無臭,無味,難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乙醚,溶于稀酸中生成過氧化氫。干燥品在常溫下很穩定,但在潮濕空氣中或水中可逐漸緩慢的分解,能長時間釋放氧氣。
②作用與用途:可用作環境改良劑、殺菌消毒劑等,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并使游離的二氧化碳與釋氧過程中產生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所產生的活性氧和氫氧化鈣有殺菌或抑菌和抑藻作用,并能調節水環境的pH值,降低水中氨氮、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的濃度,使膠體沉淀,并能補充水生動物對鈣元素的需要。主要用于魚蝦缺氧浮頭的急救,高密度養殖中增氧等情況。
③用法與用量:嚴重浮頭時的急救,其用量不得低于20千克/畝水體,較嚴重浮頭用18千克/畝水體,一般浮頭用15千克/畝水體。在高溫季節對蝦易浮頭,每天在低溶氧時間段之前,提早施入7~15千克/畝水體。
④使用注意事項:應貯存在干燥、陰涼通風的地方,不能與酸、堿混合。施藥后應保持池水靜止,不要沖水和攪動。
3 重金屬類
重金屬的殺菌機理主要在于,重金屬離子能同致病微生物的菌體蛋白結合使其變性沉淀,從而使致病菌失去致病力。由于重金屬對魚蝦的生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使用時一定要嚴格掌握其用量。
(9)硫酸銅(藍礬、膽礬、石膽)
①作用與用途:用作殺蟲劑、控制藻類生長、無脊椎動物病害或赤潮生物,也可殺滅真菌和某些細菌,如水霉病、絲狀細菌病等。
②用法與用量:
硫酸銅單用:對蝦養成期間,用硫酸銅0.3~0.7千克/畝浸浴24小時后,大量換水并施肥(最好為有機肥),防治對蝦細菌病和病毒病。對蝦親蝦越冬期間,用0.5~0.8千克/畝水體浸浴10小時左右,或用0.7~1千克/畝水體浸浴4~6小時后,大量換水,防治藻類附生病、黑鰓病,絲狀細菌病引起的黃鰓病和爛鰓病等。本品5千克/畝水體浸浴1~3分鐘,可防治對蝦卵水霉病。當海水的pH值和碳酸鈣濃度高時,應適量提高用藥濃度(為常用量的2~3倍)。一般成蝦用藥量不超過1千克/畝水體,幼體期最好不用。每次施藥24小時內,盡可能沖刷池底,以免硫酸銅破壞養蝦池底質。
硫酸銅與金霉素合用:分別以硫酸銅0.3~1千克/畝水體與金霉素0.3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5~8小時后進水,可防治對蝦黑鰓病和絲狀細菌病。
(10)氯化銅
本品除用作殺蟲劑外,還有殺菌消毒作用。以氯化銅0.7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可防治對蝦絲狀細菌病。
(11)螯合銅
本品除作為殺藻劑外,還可防治因水霉菌和柱狀菌感染而引起的爛尾病、爛鰓病。用法是以0.4~0.8千克/畝水體濃度全池遍灑。
(12)苯扎澳銨(新潔爾滅)
①性狀:在常溫下為黃色膠狀,低溫時能逐漸形成蠟狀固體,味苦,水溶液呈堿性,搖動會產生大量泡沫。易溶于水和乙醇中,在丙酮中微溶,在乙醚或苯中不溶。
②作用與用途:本品為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可作消毒防腐劑,對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及真菌都有殺滅作用。以對革蘭陽性菌作用較強,但不能殺死芽孢和結核桿菌。用于防治爛鰓病和弧菌病等,還可用于殺滅蝦固著類纖毛蟲。
③用法與用量:用70~150千克/畝水體海水溶液浸浴24小時,對對蝦肌肉壞死癥也有一定療效。0.4~0.7千克/畝水體及高錳酸鉀3~7千克/畝水體分別遍灑,保持藥浴4小時后大量換水,l~2天后再用生石灰遍灑,可凈化蝦池底的腐土臭泥,7天后,對蝦的黑鰓病、爛鰓病和弧菌病等可明顯治愈。還可用本品0.2%~0.5%濃度浸浴3小時,來消毒對蝦育苗或越冬工具。
④使用注意事項:禁與肥皂和其他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枸櫞酸鹽、碘化物、硝酸鹽、高錳酸鉀、銀鹽、酒石酸鹽、生磺胺藥及鹽類消毒藥合用。其水溶液不能貯于聚乙烯瓶內(增塑劑使藥劑消失),不能在酸性環境下使用,不用于器械、合成橡膠制品的消毒,平時密封遮光保存。對蝦池的遍灑用量應根據池蝦密度,把池水排到最低限度,再計算其水體和用藥量。使用時應選擇晴天或大潮期間,池水經2~3次大排大灌后進行。應順風施藥,施藥后2.5~3小時潮水入蝦池后,立即封閉閘門。
4. 醛類、醇類:
(13)甲醛溶液
①性狀:為無色或幾乎無色的澄明液體,有刺激性臭味,能與水或乙醇任意比例混合,水溶液呈弱堿性,易揮發,有腐蝕性。常用的40%(體積)或37%(重量)甲醛溶液又稱福爾馬林。是一種強還原劑,在堿性溶液中還原力更強。因含有雜質,長期儲存特別在溫度過高或過低(9℃以下)及強光的影響下,會形成白色聚合物沉淀,有效成分相應降低。通常加入10%~12%甲醇或乙醇可防止甲醛的聚合變性。
②作用與用途:本品殺菌殺蟲力強,對寄生蟲、藻類、真菌、細菌、芽胞和病毒均有殺滅效果。常用于殺滅寄生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細菌、真菌、寄生原蟲、指環蟲和錨頭鳋等,也可用于對蝦育苗或越冬設施、工具等消毒,或與其他藥物配伍進行空間熏蒸消毒。
③用法與用量:對于對蝦真菌性爛眼病、絲狀細菌病,用甲醛15~20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12~24小時后大量換水,隔1~2天再重復一次。對蝦幼體發光病用2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對于真菌病、絲狀藻病和黑鰓病,用3.5~7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隔天一次,連用3~5天,并在飼料中添加土霉素和蛻殼素。治療對蝦褐斑病、頭胸甲爛死病和紅腿病,用15~20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2次(隔日施藥),體質差的對蝦可浸浴1~5小時或結合用抗菌素遍灑或投喂。
④使用注意事項:保存在密閉的有色玻璃瓶中,不要用金屬容器盛裝,并存放在陰涼、溫度變化不大的地方,以防產生三聚甲醛白色絮狀沉淀。使用時如有白色沉淀,可將盛甲醛的瓶子放在熱水中燙幾十分鐘,直至白色沉淀消失為止。本品有很強的腐蝕性和毒性,避免沾在眼睛或皮膚上,用本品治療疾病,會引起對蝦鰓組織發炎,本品為強還原劑,可明顯降低水的溶解氧含量,使用中要防止水中缺氧。本品對微囊藻等浮游生物殺傷作用大,常引起水質變化,對動物的攝食也有不良影響。
5 堿類:
(14)氧化鈣(生石灰)
①性狀:為白色或灰白色的硬塊,無臭,易吸收水分,水溶液呈強堿性。在空氣中能吸收二氧化碳,漸漸變成碳酸鈣而失效。
②作用與用途:本品為良好的消毒劑和環境改良劑,還可清除敵害生物。本品與水混合時所生成的氫氧化鈣能快速溶解細胞蛋白質膜,使其喪失活力,從而殺死池中的病原體和殘留于池中的敵害生物等。對大多數繁殖型病原菌有較強的消毒作用,但對炭疽芽孢無效。本品作用時間短,其消毒作用強弱與解離的氫氧離子多少有關。本品能提高水體堿度,調節池水pH值,能與銅、鋅、鐵、磷等結合而減輕水體毒性,中和池內酸度,增加二氧化碳;可提高水生植物對磷的利用率,促進池底厭氧菌群對有機質的礦化和腐殖質分解,使水中懸浮的膠體顆粒沉淀,透明度增加,水質變肥,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保持水體良好的生態環境;可改良底質,提高池底的通透性,增加鈣肥,為動植物提供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③用法與用量:
干法池塘消毒:蝦塘完成修整以后,留水深6~10厘米,在池底的各處掘幾個小坑,將本品放入,用水溶化后隨即全池遍灑。一般用量為50千克/畝,可迅速清除野魚、大型水生生物、細菌,尤其是致病菌,對蝦池底泥中的弧菌殺滅率可達80%~99.8%。
帶水法池塘消毒:用生石灰100~120千克/畝。
(15)氫氧化銨溶液(氨水,氨溶液)
①性狀:為無色澄清液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易揮發,能與水或乙醇任意混合。
②用途:用于清塘防病。
③用法:先將池水排干或留水6~9厘米深,再用12~15千克/畝水體本品加水全池遍灑,其毒性殘留期為3~4天。
④使用注意事項:密封,陰涼處(30℃以下)保存。
6. 環境改良劑:
(16)沸石(活性沸石)
①性狀;為多孔隙顆粒,多為白色、粉紅色,也有紅色或棕色;軟質(硬度2~5.5),有玻璃或絲絹光澤(鈉沸石、鈣沸石為代表),偶而也有呈珍珠光澤的。其顆粒內有許多大小均一的孔隙和孔道,直徑隨品種而異。
②作用與用途:由于具良好的吸附性、吸水性、可溶性、離子交換性和催化性等優良性狀,本品可用作水產養殖中的水質、池塘底質凈化改良和環境保護劑。本品能有效地降低池底硫化氫毒性的影響,調節水體pH值,增加溶氧,為浮游植物生長繁殖提供充足的碳素,為多種動植物提供生長所必需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元素,又能消除多種元素間的拮抗作用,提高水體光合作用強度,也是池塘良好的微肥。
③用法與用量:在對蝦養殖中作為水環境保護劑時,常用20~35千克/畝水體(100~150目粒度),嚴重污染的池底用量為50~500千克/畝水體,可以連續多次使用。
④使用注意事項:貯存在干燥的地方。不要與化肥或其他藥物一起存放或混用。沸石槽應避免陽光直射,并應每月洗滌1~2次(再生利用),否則易失效。
(17)麥飯石
天然麥飯石是一種以氧化硅為主,含有多種元素和金屬氧化物的礦物質,其內部含有眾多的空隙和通道。
①性狀:質地較松軟,性甘溫、無毒。不同產地的組成成分略有差異,顏色也不同。
②作用與用途:用于凈化水質,消除水中污物,排除生物體內的毒素,促進酶類的活力,增加水中溶氧,防止疾病發生和缺氧浮頭。本品化學成分較豐富,其中氧化鐵可消解硫化氫,防止池底變黑。氧化鈣是水體中厭氧菌群對有機質進行礦化作用的促進劑。
麥飯石的化學元素自然溶出性能高。有較強的吸附性和陽離子交換能力,其對細菌的吸附能力在6小時內可高達96%,對有毒金屬如鉛吸附力達98%。調節水體pH值,緩沖溶液酸堿度,所以有保護環境的作用。其有毒成分較少,因此投放量并無嚴格限制。而其組成物中含有適量的硒和鍺等生理活性元素,故能同時起到促進養殖對象快速生長的效果。
③用法與用量:對蝦池底改造,用120~200千克/畝水體遍灑,一般每隔10~15天用一次。
④使用注意事項:應單獨貯存在干燥的地方。本品在淡水養殖中使用,老化后可更新,用10%海水徹底浸泡沖洗后,能重新恢復效力。在海水養殖中其粒度應在100目以上,一次性使用。
(18)碳酸鈣(農用石灰)
①性狀:為白色極細微的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不溶于水和乙醇,在含銨鹽或二氧化碳的水中微溶,遇稀醋酸、稀鹽酸或稀硝酸即發生泡沸并溶解。
②作用與用途:可作為環境改良劑,用于浮游生物培養繁殖,調節pH值,改善池水生態條件,預防爛鰓病等。
③用法和用量:用30~50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以使浮游生物繁殖,調節池水的透明度,可防治爛鰓病的發生。在pH值低的酸性蝦池中,可用200千克/畝水體進行調節。
④使用注意事項:貯存在干燥的地方,不能與液體酸類共貯混運。
(19)膨潤土(鈉質膨潤土,搬土)
①性狀:白色,含雜質時呈淡綠色、淺紅色至灰白色不等,手感松軟,透氣性能較好,有強烈的吸水性,入水后能迅速溶化成微小顆粒(體積能漲大10~30倍)。在水中呈懸浮和凝膠狀,具有良好的陽離子交換性能和粘結力。
②作用與用途:用于凈化水質,吸附和粘集水中懸浮物,使其沉淀和覆蓋池底,從而起到降低池水富營養程度,減弱池底的耗氧量和控制營養鹽類溶出速度的作用。對防治赤潮發生和緩解養殖池內對蝦缺氧浮頭有顯著的作用。
③用法與用量:在對蝦養殖池中,一般一次用量為50~100千克/畝水體。
④使用注意事項:要單獨貯存在干燥的地方,不同產地的組分和化學性能不盡相同,使用時要結合環境,因地制宜,提早或定期投放比應急投放效果好。
(20)乙二胺四乙酸二鈉
①性狀: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略臭,無味,易溶于水。1%水溶液的pH值為11.8,不溶于醇、苯和氯仿,能與許多金屬離子作用生成絡合物。
②作用與用途:廣譜的金屬絡合劑。可用作軟水劑,預防和早期治療重金屬污染癥。本品在自然水溫升到18℃時應用,可明顯提高對蝦卵子的孵化率,提高無節幼體和蚤狀幼體的變態率。
③用法與用量:3.5~7千克/畝水體全池遍灑,防治對蝦無節幼體因重金屬離子引起的畸形病、爛肢病。
④使用注意事項:密封保存。由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價格較高,水產養殖中可用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加溫水溶解、攪拌,再與等量的36.3%碳酸鈉慢慢攪拌混合,生成乙二胺四乙酸四鈉。0.4~0.7千克/畝水體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與0.5千克/畝乙二胺四乙酸四鈉水體的絡合效果相當。
7. 肥水劑:
(21)硫酸銨(肥田粉、硫銨)
①性狀:為白色菱形結晶體。由于含有不同程度的雜質,顏色呈灰色甚至黃褐色,無臭,味咸,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乙醇、丙酮和氨。有吸濕性,吸濕后可固結成塊。遇堿、水泥、石灰會分解放出氨。
②作用與用途:本品為氮肥,用于前期繁殖基礎餌料。根據養殖池情況使用1~2千克/畝水體。
③使用注意事項:密閉干燥保存。潮解后本品對普通鋼鐵有腐蝕作用。
(22)氯化銨
①性狀:為無色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咸,有吸濕性,不結塊,便于貯存。是生理酸性化肥,含氮25%~26%,易溶于水,但化學反應呈中性,在乙醇中微溶。
②作用與用途:作為高效氮肥,氯化銨在水體中所釋放的銨離子能被浮游植物直接吸收,獲得氮的養分,一部分的銨離子可被池底土壤膠體吸附,以后還可被其他離子交換釋放出來而被藻類利用。
8. 喹諾酮類藥物:
(23)噁喹酸(奧基索林酸)
①性狀:為白色(帶黃白色)柱狀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幾乎不溶于水。不吸潮,對熱、濕、光穩定。
②作用與用途:本品屬第一代喹諾酮類藥物。對革蘭氏陰性菌有強的抗菌效力,但對真菌與結核桿菌沒有抗菌作用。對嗜水氣單孢菌、鰻弧菌等病原菌有相當強的抗菌活性。
③用法與用量:口服,每千克對蝦每天給藥5~20毫克拌料投喂,連喂5~7天。
④使用注意事項:本品毒性很小。
(24)吡哌酸
①性狀:微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在水、氯仿中微溶。
②作用與用途:本品屬第二代喹諾酮類藥物,對革蘭氏陰性桿菌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如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腸桿菌等,與各種抗生素無交叉耐藥性。
③用法與用量:口服,用量為10~20毫克/千克蝦體重,拌飼投喂,連用5~7天。
④使用注意事項:本品與慶大霉素、駿節青霉素、青霉素等有協同抗菌作用。貯存在干燥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
(25)氟哌酸(諾氟沙星)
①性狀:為類白色至淡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在空氣中能吸收水分,遇光則色漸變深。在水或乙醇中極微溶解。
②作用與用途:本品屬第三代喹諾酮類抗菌藥,氟哌酸抗菌譜較廣,對大多數魚蝦類病原菌都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氟哌酸可用來防治細菌性敗血癥、腸炎病及潰瘍病等。
③用法與用量:口服,每千克蝦體重用藥20~50毫克,拌入餌料中投喂,連喂3天。
④使用注意事項:本品與制酸藥氫氧化鋁、三硅酸鎂等同時服用,會影響吸收,所以應避免與制酸藥同時配伍服用。
9. 磺胺類:
(26)磺胺甲基嘧啶
①性狀: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遇日光色漸變深。溶于20℃水(1:6250)、37℃水(1:3300)、沸水(1:300)和乙醇(1:300),極微溶于乙醚和氯仿,易溶于稀鹽酸、氫氧化鈉。
②作用與用途:本品為廣譜抗菌藥,口服后胃腸道迅速吸收,但排泄比磺胺嘧啶慢得多,且溶解度低,毒副反應較大,應限制使用。
③用法與用量:口服,0.1~0.2克/千克蝦體重,拌飼投喂,連用5天。
④使用注意事項:遮光密封保存。
(27)磺胺甲基異噁唑(新諾明,新明磺)
①性狀: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在水中幾乎不溶,在稀鹽酸、氫氧化鈉試液或氨試液中易溶。
②作用與用途:抗菌作用強,其抗菌效能有明顯增強,可增加數倍至數十倍,療效近似氯霉素、四環素和氨芐青霉素。用于治療細菌性疾病。
③用法與用量:口服,0.1~0.2克/千克蝦體重,拌飼投喂,連用5~7天。
④使用注意事項:本品不能與酸性藥物同服,如維生素C片等。大劑量應用時宜與碳酸氫鈉同服。
(28)磺胺二甲異噁唑(菌得清,磺胺異噁唑等)
①性狀: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溶于水(1:7000)、乙醇(1:50)、乙醚(1:800)和氯仿(1:1000),易溶于稀鹽酸。
②作用與用途:其抗菌活性在常用磺胺藥中居第三位,用于防治弧菌病、細菌性爛鰓病等。
③用法與用量:每千克蝦體重每天用0.2~0.5克拌飼投喂,連喂4~6天。
④使用注意事項:首次用藥量加倍。
(29)磺胺間甲氧嘧啶(制菌磺)
①性狀: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幾乎無味,在水中不溶,在稀鹽酸或氫氧化鈉試液中易溶。
②作用與用途:本品為一種較新的磺胺藥。抗菌作用強,本品在血中濃度高,內服吸收效果好,可用于防治弧菌病、細菌性爛鰓病等。
③用法與用量:每千克蝦體重每天用本品0.05~0.2克,分兩次拌飼投喂,連喂4~6天。
④使用注意事項:遮光、密封保存,首次用量加倍。
(30)甲氧芐氨嘧啶
①性狀: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在氯仿中略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水中幾乎不溶,在丙醋酸中易溶解。
②作用與用途:抗菌譜與磺胺藥基本相似,與多種抗生素合用有增效作用。因此,本品與磺胺藥的復方制劑對水產動物多種細菌性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③用法與用量:口服,0.005~0.01克/千克蝦體。本品與磺胺類藥的配合比例相同,都是1:5。
④使用注意事項:本品與四環素、青霉素、慶大霉素、粘菌素等聯用有協同作用,可增強抗菌效能,尤以對四環素和慶大霉素的增效作用最明顯。因細菌極易產生耐藥性,本品極少單獨使用。
為方便廣大養戶選用合適的蝦藥,我們將當前市面上常用蝦藥的商品名及有效成分匯總在下表中,請大家在選擇藥物時認準其有效成分及含量,依照上文所述的用藥原則及方法對癥下藥。
|
商品名 |
有效成分 |
抗菌類藥物 |
魚蝦保肝寧 |
氧氟沙星、維生素E |
百菌克 |
氧氟沙星 | |
止血安 |
氧氟沙星、生物酚 | |
腸鰓靈 |
硫霉素 | |
福爾泰 |
氟苯尼考 | |
水產普樂 |
磺胺嘧啶 | |
水體消毒劑 |
病毒凈 |
單鏈季銨鹽 |
百毒殺 |
雙鏈季銨鹽 | |
強克101 |
超碘季銨鹽 | |
新纖蟲凈 |
復合季銨鹽 | |
菌毒120 |
復合季銨鹽 | |
全疫殺 |
雙鏈季銨鹽、戊二醛 | |
益生銨醛 |
戊二醛、雙鏈季銨鹽 | |
蝦康寧 |
乙型丙內酯、戊二醛 | |
必克毒 |
戊二醛、表面活性劑 | |
益生醛殺 |
戊二醛 | |
碘威 |
雙鏈季銨鹽絡合碘 | |
巨碘 |
聚維酮碘 | |
綠氧源 |
二氧化氯 | |
菌立清 |
溴氯海因 | |
新溴 |
二溴海因 | |
水體消毒威 |
三氯乙氰尿酸 | |
苔藻凈 |
十二烷基季銨內酯 | |
苔速凈 |
異丙氨基均三氮苯 | |
環境改良劑 |
立體氧吧 |
過氧碳酸鈉 |
粒粒氧 |
過氧碳酸鈉 | |
急救氧 |
過氧碳酸鈉 | |
增氧丹 |
過氧碳酸鈉 | |
底改王 |
過氧化鈣 | |
綠水靈 |
有機酸鹽、氨基酸、絡合劑 | |
解毒安 |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聚丙烯酰胺 | |
抗病毒藥物 |
雙黃毒克 |
金銀花、黃芩 |
病毒速滅王 |
苦參、百部、仙鶴草、貫仲、甘草 | |
紅體消 |
大黃、赤芍、玄參、石膏 | |
紅體白濁消 |
魚腥草、大黃、黃芩 | |
紅體白斑清 |
黃芩、黃連、黃柏、金銀花 | |
強力三黃粉 |
黃芩、黃柏、大黃、大青葉 | |
病毒星 |
板藍根、黃芩、穿心蓮、甘草、魚腥草 | |
全良液 |
黃芪 | |
紅肝白濁清 |
黨參、粟殼、米砂、藿香、虎杖、板藍根、金銀花、蒲公英 | |
偷死清 |
黨參、魚腥草、青黛、蒲公英、烏柏子、地錦草、五倍子 | |
強肝利膽素 |
龍膽、肉桂、干酵母、碳酸氫鈉 | |
益生肝服舒 |
板藍根、黃芩、穿心蓮、甘草、魚腥草 | |
調節代謝及促生長藥物 |
普壯素 |
葡聚糖、甘露寡糖、小肽 |
應激免疫康 |
葡聚糖、甘露寡糖、維生素E | |
豐蝦活力素 |
氨基酸、免疫多糖 | |
開胃解毒靈 |
甜菜堿、雙乙酸鈉、乳酸菌 | |
白濁靈 |
甜菜堿、羧酸鈉 | |
速大靈 |
蛻皮素、促長素、氨基酸 | |
魚蝦可樂 |
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維生素 | |
天添de樂 |
檸檬酸、維生素C、氨基酸、多糖、礦物質 | |
應激解毒靈 |
維生素C、維生素E、葡聚糖、薄荷 | |
護肝寶 |
磷脂、多糖、黃酮、膽酸、肉堿、維生素、礦物質 | |
腥肽 |
雙乙酸鈉、幾丁質、免疫多糖、維生素、礦物質 | |
綠藻源 |
綠藻、小球藻、氨基酸、腐殖酸、維生素、微量元素 | |
生物制品和免疫激活劑 |
活康素 |
芽孢桿菌 |
利生素 |
芽孢桿菌 | |
益藻寶 |
芽孢桿菌、硝化細菌、腐殖酸 | |
活菌王 |
芽孢桿菌、乳酸菌、糞鏈球菌、硫化細菌、反硝化菌、放線菌 | |
益藻素 |
芽孢桿菌、酵母菌、乳酸菌、氨基酸、腐殖酸、多糖、微量元素 | |
靈活100 |
枯草芽孢桿菌 | |
益生肥能 |
芽孢桿菌、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 | |
強力亞硝消 |
芽孢桿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 | |
降解靈 |
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硫化菌、乳酸菌、凈水活菌 | |
硝化1號 |
硝化細菌 | |
硝化寶 |
硝化細菌 | |
亞硝快克 |
反硝化細菌 | |
海可海樂 |
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發酵型絲狀菌 | |
健長靈 |
酵母菌、乳酸片球菌、雙歧桿菌、芽孢桿菌、放線菌 | |
黑金神 |
復合益生菌、腐殖酸、礦物質、微量元素 | |
噬菌皇 |
噬菌蛭弧菌、培養基 | |
綠爽 |
腐殖酸鈉、復合微生物 |